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虽然我们不提倡过“洋节”,特别是“情人节”这样用词暧昧的节日。但是,人们对情人节的热情不减,云南的鲜花价格也如期冲上了高点。
作为一年中鲜花需求量最大的节日之一,2月14日情人节催热了鲜花经济,今年各类鲜花价格较往年涨了1倍多。按花店经营者的经验,从情人节到三八妇女节,鲜花价格会一直稳居高位。而在2月14日情人节、520、七夕节3个节日中,鲜花销量最高的是七夕节。可见,鲜花自带浪漫色彩,人们想要表达感情时,首选的就是鲜花。
不过,对于花卉产业大省来说,只有一个“2·14”太少了。创造更多的节日和场景,提升花卉消费氛围,让鲜花盛开的七彩云南、鲜花装扮的春城,时时鲜花涂城,让人们的生活像鲜花一样色彩斑斓,是大家该共同努力做好的一件事。
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无止境,鲜花消费重在情感需求,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。鲜花主要用于美化环境、人际交往。许多花在东西方文化中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不少花卉都被赋予了美好的性格特征——梅花象征着民族之风骨,芍药象征情人之离别,兰花象征着君子之气节。而在西方文化中,对鲜花赋予的各种象征意义称为花语,比如,红玫瑰象征爱情、美丽和热情。鲜花是兼具物质与精神属性的消费品,需要不断开拓消费方式、创造丰富的产品、培育消费习惯,才能挖掘出无限的消费潜力。
近年来,鲜花消费虽然有了进一步发展,但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开拓和培育。公开的数据显示,在中国市场上,鲜花消费主要集中在生日、纪念日、情人节、母亲节等特殊日子和婚礼、会议等场景,日常鲜花消费占比仅为5%。荷兰花卉协会统计,日本、美国等发达国家,鲜花日常消费占鲜花市场的30%—40%。这也显示出,未来国内的日常鲜花市场将有更广阔的前景。
云南是全球三大新兴花卉产区之一和全球第二大鲜切花交易中心,国内70%的鲜切花来自云南。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近期日均批发量近3000万枝。2022年,斗南花卉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超过170亿枝的鲜花。另外,云南有每年一度的国际花卉博览会,更有完整的产业链,在旅游者眼里,鲜花饼是最具云南特色的产品。但是,对于这样一个全省性的大产业来说,鲜花消费的场景仍然不够,以花为主题或以花为媒的活动还太少,没有创意十足、吸引民众参与的活动项目,更没有影响全国的花卉节庆IP,以花为媒的产业融合也做得不够。比如,旅游业与鲜花产业是气质高度契合的行业,但至今没有听说过以鲜花为主题的旅游项目。斗南花卉市场高峰期入场人数达2万多人次,但都是自发前往,并没有开发出深度点的旅游项目。其实,鲜花基地也完全可以打造成观光打卡点,把到花田赏花、买花,开发成一种体验项目,让鲜花出去,游客进来,因为鲜花本来就是一项聚集人气的产业。
鲜花可以传递快乐、活跃消费,吸引国内外的消费者,成为带动消费的一把美丽“钥匙”。2月14日,昆明顺城商业广场出现了一束巨型玫瑰花,这个名为“送给昆明的一束花”刚现身闹市,瞬间就将浪漫氛围拉满,吸引了无数人打卡。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吸引消费者,证明鲜花自带流量。浪漫不分场合,看花、拍花、买花应成为云南的日常正经事。(右耳)